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荐读书目介绍——法学专业

2019-07-23    作者:谭家超    来源:新葡的京集团350vip_首页进入    点击: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JD链接:https://item.jd.com/11622295.html  

基本介绍: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第三版)》内容以交叉学科为背景,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例如: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问题,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其学术背景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阐释学、语言哲学等。以力求从平易中展现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创造性地把交叉学科的知识引入到中国的法学研究中来,并融合进中国法学。  

作者简介: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祖籍江苏,1955年愚人节出生于安徽合肥。少年从军,再当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复转军人进了北大法学院。1985年读研期间赴美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1992年回北大法学院执教至今。先后发表论文、书评100余篇,出版过个人专著、文集和译著20余部,包括:《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2007)《法官如何思考》(译著,2009)《并非自杀契约》(译著,2010)《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修订版,2011)《走不出的风景》(2012)《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译著,2014)。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JD链接:https://item.jd.com/12549518.html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为增订版,初版是1999年,久已脱销,鉴于作者在法学界的影响力,增订版的出版势必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市场效应。与初版相比,增订版增删了许多内容,使得该书的结构和内容更加合理。书中所收文章皆是作者今年发表于各种重要期刊的学术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编:一编主要是关注一些社会和法律的热点问题,诸如言论自由和隐私权、送法下乡、科技与法律以及司法审查和制度形成的问题。第二编主要是对于法学自身的反思和总结。最后一编是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阅读秩序》  

JD链接:https://item.jd.com/45094809237.html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第三代学人自选集(第1辑):阅读秩序》的主要风容包括:秩序的阅读、阅读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法治三题、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关于马伯利诉麦迪逊案的故事、把道德放在社会生活的合适位置、法学的借鉴与发展、社群主义的挑战、阅读的秩序等。  

《送法下乡》

JD链接:https://item.jd.com/12508944.html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送法下乡》是苏力的代表作,也是当代中国法学界有影响的重要著作,面世十年畅销不衰。本书按照制度、知识、法律人以及研究方法分为四编。集中论述了中国当代基层司法制度、中国基层法官的技术和知识、有关法官以及乡土社会中的其他法律人和作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2.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  

JD链接:https://item.jd.com/50039676527.html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中国法律教育之路》是一部研究中国法律教育的文集。其中既有几位活跃的青年学者对中国当今法律教育现状的分析和评论,也包括台湾著名中国法制史学家张伟仁探索中国古典法律教育的经典论文,夏威夷大学教授康雅信(Alison W.CONNER)对东吴大学法学院的精湛研究,以及美国法学大师庞德(RoscoePound)50年前对中国法律教育走向的独到思考与见解。另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又收入中国学者观察域外法律教育的三篇文章。最后,作为附录,全面评述此前研究成果的文献述要和文献索引将会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便利。百年来,中国近代型法律教育历尽坎坷,在许多基本的制度构建方面至今仍处在摸索之中。《中国法律教育之路》不仅追溯了历史,观察了现实,也有助于我们思考和设计未来。  

作者简介:贺卫方,1960年生,山东省牟平县人。西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82),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85),1996年曾访学于哈佛法学院。1985-1995年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后调任北京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曾任《比较法研究》季刊副主编。有论文若干篇,译著若干种,参与编辑 丛书若干套。另有学术随笔集《法边馀墨》一本。研究和教学领域偏重比较法学、法律史以及司法制度。  

3.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JD链接:https://item.jd.com/10554626.html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1961年该书以《传统中国的法律与社会》为名,在巴黎和海牙出版英文版,赢得国际声誉,当时被认为是关于中国法律研究最好的西文著作。作者兼跨社会学、历史、法律三个学科,开创了把法律与社会史的结合研究,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术研究体系,被称为法律社会史,《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即为这一研究的代表之作。作者对于中国法制史学科发展的独特贡献,直到今天仍难有人超越。《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主要的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将以二章来讨论家族、婚姻,另二章来讨论社会阶级。  

作者简介:瞿同祖(1910-2008),历史学家。湖南长沙人。1934年入燕京大学研究院。1939年任云南大学社会、政经、法律三系讲师,后升任副教授、教授,1944年兼任西南联合大学讲师,期间撰写了《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成为学术界的开新之作。1945年春应邀赴美,先后任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历史研究室研究员、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汉史研究。出版《清代地方政府》,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65年回国。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4.江山:《中国法理念》  

JD链接:https://item.jd.com/25597489723.html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内外有关中国法理念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作者从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高度入手,在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农业文化有着独特理解的基础上,逻辑与历史地分析了中国法的内在精神理念,具体考察了中国法的起源、演进、体系建构及其本质特征,详细地论述了中国法形态的三重结构和各自的价值观,以及它们与中国历史和中国农业文化的关系,同时还比较了它与西方法之内在精神的异同,提出了一系列新颖且有学理价值的见解,为人们理解中国法文化、法形态与法现象,为建设一门中国法文化学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探索性思路。本书适合大学生、研究生和哲学、法学、历史学、文化学、政治学的研究者及爱好者阅读,也可供有关教学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江山,1958年8月生,湖北浠水人。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曾任教中南政法学院、武汉大学,现任教清华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内容涉及法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独著有《中国法理念》、《互助与自足--法与经济的历史逻辑通论》、《人际同构的法哲学》、《制度文明》、《历史文化中的法学》、《法的自然精神导论》等,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5.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  

JD链接:https://item.jd.com/1314609639.html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法治秩序的建构》在对中国的固有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社会变迁的实践以及西欧式控法治主义的各种学说和历史经验等进行全面梳理和重新认识的基础上,直接或者间接地提出了根据当下的客观条件创造性地建构民主法治秩序的一些基本设想,观点新颖并富有挑战性却不失稳健的衡量。其中关于程序革命、解释共同体贴内部的象征性符号互动、政治改革和法制改革从司法权合理化起步的可操作性方案、中国式审判过程中的选择空间、斯芬克司式的法官形象及其刷新、判决理由高于实质判断的原则、法律体系的多元化与论证性语言交流、关系社会中的自组织化机制、法律试行的反思作用、律师职业伦理的环状结构、以“后现代”作为解答现代化难题的辅助线等方面的一系列论述,展示了作者多年在海外治学问的部分重要心得。  

作者简介:季卫东,1957年出生于南昌市。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留学日本,获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就任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6 年升任教授,2009年接受“神户大学名誉教授”称号。自2008年9月起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凯原讲席教授兼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和比较法学。  

6.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JD链接:https://item.jd.com/12484232.html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修订版)》作者是发现和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潜规则”的人。什么是潜规则?作者在书中有详尽的阐述。简单地说,就是在我们的现实“规则”之后所隐藏着的另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才是人们(尤其是官僚权势集团)真正遵循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与他们的利害计较紧密相联。作者说,“潜规则”是他杜撰的词。是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作者的目的是想今天和未来的中国不再重蹈从秦汉到明清的历代王朝的覆辙。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又可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并且古已有之,今日更发扬光大,可以叫作“潜规则”。本书便是作者读中国史书时,有关“潜规则”的心得。这本书和作者的另外一本《血酬定律》,让我们打开了中国传统历史真实游戏规则的密码。吴思的著作和美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一样,给出了一个对社会转型动力模式非常有效的解释范式。  

作者简介:吴思,1957年生于北京。1978~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农民日报》,先后任总编室副主任、群工部副主任、机动记者组记者。1993年,出任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桥》杂志社副社长兼中文版主编。1997年至今,供职于《炎黄春秋》杂志,先后任执行主编、副社长、总编辑。著述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曾获评为《新周刊》2004新锐榜“年度知道分子”。主要著作有《陈永贵沉浮:改造中国的试验》、《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等。  

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JD链接:https://item.jd.com/10076120.html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生育制度》是费孝通先生根据自己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生育制度”课程整理而成的。这是一部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家庭的著作,在本书中,费孝通先生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探讨了生育制度,论述了与种族延续相关的一整套活动体系,包括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各方面。  

作者简介:费孝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生于江苏吴江。曾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80年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荣誉奖,并成为该会会员。1981年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美国纽约获不列颠百科全书奖。1993年在日本福冈获该年度亚洲文化大奖。主要作品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乡土中国》《民族与社会》《从事社会学五十年》《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査》《行行重行行》等,著作等身,影响深远。  

8.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  

JD链接:https://item.jd.com/11352100.html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司法过程的性质》最初是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所作的一个演讲,为的是纪念耶鲁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已经去世的毕业生——阿瑟·P·麦金斯特里。这部讲演不仅是卡多佐的第一部用心之作,而且是卡多佐对自己多年担任法官的经验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美国自霍姆斯以来形成的实用主义司法哲学的一个系统的理论化阐述。尽管该书是一个讲演,篇幅不长,语言简洁,但是其视野开阔,含义深邃。  

作者简介:本杰明·内森·卡多佐(BenjaminNathan Cardozo,1870年5月24日-1938年7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1932-1938)。1879年,卡多佐生于纽约市的一个显赫的犹太人家庭,他15岁就上了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本科毕业后,于1889年考入该校的法学院,两年后卡多佐肄业,开始从业当律师。从1913年开始,卡多佐作为改革派的候选人担任纽约州法院的法官,他的很多判决对发展侵权法方面都起到了重大作用。1932年2月15日,胡佛总统提名卡多佐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获得参议院通过,他是继路易斯·布兰代斯之后,最高法院的第2位犹太人大法官。  

9.哈特:《法律的概念》  

JD链接:https://item.jd.com/30465561169.html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哈特教授的《法律的概念》是20世纪法律哲学领域重要的一本书,哈特教授对法律哲学和法理学的理论贡献是*的。从1961年问世以来,《天下·法律的概念(第三版)》以它优美的文笔和清晰的论证,激发了无数学生去思考与法律相关的种种问题,诸如“什么是法律”以及法律、道德与正义的区别。《法律的概念》是学习法理学与法律哲学不可或缺的经典,且已经被翻译成许多不同语言的版本。在本书中,哈特重新检视他的法哲学基础,并针对学者德沃金等人的评论予以回应。  

作者简介:哈特(H. L. A. Hart,1907~1992),20世纪重要的法律哲学家之一,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代表人物,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哈特在分析哲学框架内发展了一套精深的法律实证主义理论。他*的贡献在于以语言分析哲学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法理学体系,挽救了“二战”后饱受批评的分析实证法学。代表作品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律、自由与道德》《惩罚与责任》《法律中的因果关系》以及《论边沁》。  

10.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  

JD链接:https://item.jd.com/47972905758.html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认真对待权利》是美国当代法理学家罗纳德·德沃金的成名之作,写作于20世纪60至70年代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在此期间,种族歧视、越南战争、公民不服从等问题成为美国政治的核心。围绕着什么是法律,法律的目的是什么,谁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遵守法律,在没有成文法依据、也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法官如何审判案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德沃金发表了自己的主张。德沃金尖锐地批判了美国法律传统中的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提出:政府必须平等地尊重和关心个人权利,不得为了社会福利或者社会利益牺牲人权。他在《认真对待权利》中论述的关于个人权利的法律与道德理论使他成为本领域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德沃金的作品对主导20世纪英美法理学的两个概念—功利主义和法律实证主义—发起了正面袭击德沃金的理论在法理学学者中间激起了惊涛骇浪。本书堪称罕有,既是重要的、的哲学著作又很悦读。德沃金的论辩生机勃勃、富于想象力而又优美。  

作者简介:罗纳德·德沃金,生于1931年,法哲学家。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纽约大学哲学教授。曾任伦敦火学学院、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德沃金教授对法哲学和政治哲学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所提出的“作为整合的法”的理论是当代关于自然法的重要的观点。



上一条:法商学子在2019年全国高校经济学综合博弈大赛总决赛中喜获佳绩 下一条:新葡的京集团350vip_首页进入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暂行办法

关闭